【暖醫暖患】小小腹瀉險喪黃泉,大大奇跡專家點贊
(通訊員:何燕 王園媛)“王偉(化名)的家人打電話過來拜年啦!”有患者家屬致電拜年,ICU的醫護人員倍感欣慰。
對于王偉而言,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重癥監護病房,是他一生難忘的地方,這里的醫護人員,也是他一輩子都要感恩的人。那四十多個日日夜夜,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過來的,但他心里清楚,沒有ICU的這一群白衣天使,自己是定然熬不過來的。
瀕臨死亡的診斷
王偉一家怎么也想不到,一個中年男子,素日身體健康,怎么就因為一個小小的腹瀉,差點命喪黃泉?
王偉是被救護車送進中心醫院急診科的,當時的他,已經處于昏迷休克狀態,心率快,呼吸急促,血壓幾乎測不到,四肢末端冰涼、呈灰黑色。根據家屬描述,患者近日突然出現不明原因腹瀉,家屬多次勸其去醫院就診看病,他抗拒就醫,自行使用消炎藥。三天后,病情惡化并伴高熱,神志不清,家屬慌亂中送其來院。
這一邊,一名醫生交代病情,告訴王偉的愛人,他已處于DIC(彌散性血管內凝血)狀況,全身臟器衰竭。那一邊,已經有專業人士開始給王偉進行緊急氣管插管了。
醫生的話在王偉愛人的腦袋里嗡嗡作響?!皼]有呼吸了!要用呼吸機了!人不行了!”王偉的愛人哭著打電話給家人。
糾結難定的抉擇
此時已是凌晨5點,中心醫院啟動了MDT(多學科聯合會診)。好似戰場,號角一吹,軍隊立即集合。半小時之內,所有專家成員披星戴月,全部趕赴“戰場”。專家們共同努力,同時間賽跑,確定診療方案。忙忙碌碌,不知不覺中,已經早上9點了,沒有一個專家說要放棄,每一個人都用盡所能,竭力施救。
眼看著生命危在旦夕,似乎一瞬間就會灰飛煙滅,重癥醫學科主任陳墾提出,將患者轉入ICU。在場的專家心里不禁糾結起來?;颊吣壳暗那闆r,說難聽點,就是人們常說的“活死人”,如果轉入ICU,很可能會面臨“人財兩空”的狀況。家屬是否能接受?但同時,轉入ICU,恐怕在目前看來,也是最有希望“復活”的。
在與家屬進行深入談話后,取得了患者家屬的信任。
沒有了自主呼吸,靠呼吸機、升壓藥物來維持生命體征的王偉,被推入了ICU病房。王偉一家,迎來了最黑暗,也是最難忘的日子。
守護生命的天使
王偉大概不知道,在他危難時刻,那個晝夜不分守在他床旁的,居然是一個50多歲素不相識的男人,這個人就是ICU的主任陳墾。
“患者目前情況很重,隨時都會失去生命,但是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,讓患者度過危險,家屬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,擔憂顧慮,這是很正常的,但是家屬也要注意身體,回家休息,電話保持通暢,我們隨時保持聯系就好?!标悏ò矒岷没颊呒覍?,自己便拖著不適的身體,守在了患者床旁。
隨時要調整呼吸機參數,隨時要調整治療方案,隨時要完善相關檢查......王偉入住ICU第一天,陳墾主任連續十幾個小時守護床旁,沒喝一口水。值班醫生葛輝提示主任,您去休息一下,我們來,結果出來我請您一起商討。主任卻說沒事,大家都挺累的,我們繼續觀察,總會有破綻的。
“百折千回”的搶救
很快,患者的所有診斷都明確了:“多臟器功能衰竭、心衰、呼衰、肝衰、腎衰(無尿)、中樞衰竭(昏迷)、DIC”。
真是大難題啊,患者目前全身臟器沒有正常的,怎么辦,生命體征難以維持,這條命,怎么“搶”回?
就在陳墾主任帶領團隊做進一步治療方案調整時,患者突然發生了室顫,真是雪上加霜,危機時刻一個接一個。醫生葛輝飛奔過去,立即除顫,三次除顫方將患者從黃泉拉回。葛輝長嘆了口氣,回來就好,回來就好。
醫護人員的心,隨著王偉病情的不斷變化,就好像坐山車般,壓力巨大,倍感煎熬。
忙碌的時光,好像給了時間一個加速器,12個小時很快就要過去了,而患者的病情,卻沒有半點起色。
陳墾主任在分析了患者所有檢查檢驗指標后,決定行床旁持續血液凈化,雖有一定的風險存在,但無此一搏,便無希望。
然而,隨之而來的,是又一大難題。
血濾所需的置管是成功了,如何開展血濾治療卻成了困難。
患者高凝狀態,也就是說,從血管出來的血液沒幾秒鐘就會凝固,這樣機器是沒辦法工作的,患者也是非常危險的。
如果給予抗凝藥物,在目前患者這種應激狀態下,很可能會造成大出血。真是難題重重。
面對這唯一的“出路”,陳墾主任還是決定在進行了精確的計算后,小心翼翼為患者上了抗凝藥物。隨時檢測血液狀況,一分一秒不能疏忽。
監護、床旁設備,滴滴答答不停的報警,無時無刻不在提示患者的危險狀況。
門外家屬焦慮的來回走動,門內醫護人員揮汗如雨。
就在持續血液凈化96個鐘頭時,護士突然發現有新鮮血液從患者鼻腔溢出。早已做好風險預測的醫生立即通知輸血科,隨著新鮮血液注入體內,以及一系列的緊急應對,患者的危險信號一點點消除。
挑戰與堅守持續了三天,王偉的生命體征趨于平穩。這段時間,主任陳墾沒有回家,餓了定盒飯,困了和衣躺在辦公室。隨叫隨到,分秒必爭。
陳墾需要長期間斷戴無創呼吸機
誰曾想到,這個醫德高尚的“硬漢”,自己也才從“鬼門關”闖回來不到一年。
一個星期后,王偉奇跡般地睜開了眼,氣管插管戴著呼吸機的王偉一回頭,看到了床旁坐著戴著無創(呼吸機)的陳墾,一個眼中充滿疑惑,一個眼中充滿驚喜。這一幕,永遠留在了ICU護士們的腦海中。
贊不絕口的評價
王偉住院期間,我院曾邀請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會診,教授第一句話就是:患者能有質量的活著真的是奇跡!
“可以想象之前他們做過多少努力,才會換來今天的成績。你們要好好感謝ICU,現在是疫情期間,缺少很多資源,經驗與醫學功底是救治的最大支柱,可以說,你們其實是遇到貴人了,這要是在我們新醫,都不一定能把他搶救過來?!被颊呒覍俾犃藢<业脑?,含淚點頭,致謝ICU醫護人員。
出院前患者已行動自如
為期40天的重癥治療讓患者及家屬終生難忘,在出院前一個星期,陳墾主任接通北京協和醫院,再次被國家頂級醫院大咖肯定:“克拉瑪依重癥醫生真厲害,診療方案果斷,恰到好處,為患者爭取時間、創造生的希望。為你們點贊,你們值得驕傲!可喜可敬!”
從患者瀕臨死亡,到治愈回歸社會,這是中心醫院對老百姓最好的回饋。在生命面前,他們顯得那么渺小,又顯得那么偉大。他們創造了無數奇跡,也制造了無數溫暖,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每一秒。這,就是中心醫院人的擔當和作為!
中心醫院 宣傳科
2021年3月9日